認識與關懷同性戀群體

斷背山 遇 真彩虹

性解放運動正在逐漸地改變美國人的價值觀。蓋洛普202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Z世代(1997年至2002年出生)的成年人中,每六名就有一名自認為LGBT,是歷史上這個族群裡最高的一代;並且這種趨勢可能會繼續增長。而這比例在X世代只有3.8 %。出櫃的年輕人,不乏曾在教會成長及受裝備者。

而現今專業輔導、治療師等,已被禁止對未成年同性戀族群作轉變治療(Conversion Therapy),否則將被吊銷執照。美國的教會,如今尚未遭到立法干預。我們是否應當看到「現今的機會」,先來認識、才有機會關懷 LGBT(同、雙、跨) 這個議題? 下列的論述,多摘自拙作《斷背山遇真彩虹—基督徒與教會如何面對性別議題》

作者:符濟珍傳道 / 正道校友
符濟珍 傳道 / 正道校友
基督徒與教會如何面對性別議題

一、認識同性戀

在教會談到同性戀議題,最常聽到的問題是:同性戀是天生的嗎?如果不是天生,可以預防嗎?同性戀可以改變嗎?讓我們一一道來。

第一節 同性戀是先天還是後天形成的?

1、 90 年代認為「同性戀是天生的」三項著名研究

三項研究包括死屍大腦解剖研究、雙胞胎研究、「同性戀基因」(genetic marker) 研究。這三項欲證明同性戀屬於天生的實驗,雖然都曾領風騷於一時,但都有相當的破綻,無法作為科學的證據。

2、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者有關《性與性別:從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科學上的發現》之報告·

這份2016年發表的報告,説明「沒有科學證明同、雙、跨起因於天生」。另外,研究證實在青春期認為的性傾向,對某些人在一生中是流動 (fluid)的。有研究評估約有 80% 的男性青少年自認有同性吸引力,成年後卻不再如此。

3、 認為同性戀與兒童的成長過程有關

  1. 敏感特質:在男同身上,若有「天生」的因素,那應當屬於天生敏感這類型的人。敏感的起因主要是母親懷孕時,胎兒受到產前激素的影響。雖然天生敏感的人,不一定發展成為同性戀,但同性戀者,的確有為數不少者在情感上比較敏感。
  2. 社交焦慮:性格敏感的人,傾向於易受傷害。為避免受到傷害,他在手足或同儕中會顯得比較退縮及無所適從。而這樣的表現,更容易遭受言語或肢體的霸凌。惡性循環下,他會畏於與人交往,而形成「社交焦慮」。
  3. 家庭中的情感匱乏:前同性戀者運動之父 Frank Worthen 相信同性戀者是在「搜尋父親的替代者」。馬里奧.伯格納的書《愛,放對位置》提及家庭情感匱乏,讓孩子對性別認同極易產生焦慮。因為情緒無法正常發抒,家人間難以建立適當的家庭依附。
  4. 曾受性騷擾或性侵犯:1989 到 1990 年間,在美國大都會的幾個城市,針對約 1,000 位成年男同及男雙性戀者所作的調查,孩提或青少年時曾被性騷擾過的比例,竟有 35% 之多!而女同在年少時受性侵的比例尤其高。受侵犯不只使自我形象被扭曲,且對施暴者的性別觀念及認知也會產生扭曲。
  5. 其他:包括媒體與教育的影響、在單一性別的環境中成長、受到同性戀價值觀的影響,也多少影響同性吸引的發展。

第二節 同性戀可以改變嗎?

筆者經過數年的閲讀、訪談及研究,認爲同性的性傾向改變是可能的。

使徒保羅在林前6:9~11明確地指出十項罪,其中兩項屬於同性戀的行為—作孌童的、親男色的,這樣的罪人和其他的罪人一樣,都能在基督的救贖和聖靈的大能下,得著改變、得到醫治!

1994年 H. Macintosh 進行了一項比較嚴謹和大型的調查,285位精神分析師指出,曾經接受他們治療的 1,215 位同性戀者當中,23% 由同性戀者變為異性戀者,有 84% 的人表示獲得明顯的改變。另外,美國國家同性戀研究及治療協會(簡稱NARTH)以兩年的時間,研究了860 個定意「轉變」的人,發現他們大部分都能成功地改變了性傾向。這是現今教會的機會。

二、如何關懷同性戀群體

2015年當筆者在正道牧博班修完課,面臨是否要寫論文時,相當掙扎。因爲時任教會全職傳道,工作滿檔;但同時對同性戀族群,又有揮之不去的負擔。在花時間求問神時,蒙主賜下約10:16及太9:36,知道神要我視同性戀群體如無牧之羊、未得之民。三年後,筆者離開教會的全職事奉,專心投入同性戀事工。誠如本文起頭所言,Z世代的年輕人已有1/6的比例自認屬於同性戀群體,教會豈能坐視不理?讓我們談談教會可以如何關懷同性吸引(Same Sex Attraction)群體:

第一節 教會的裝備系統如何幫助同性戀者

1、 講台信息

  1. 看見時代需要

出 3:7~8 說到,神看見、聽見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所以要下來拯救他們。現今的教牧有沒有看見、聽見這一班性小眾的掙扎和呼求?一對父母驚聞兒子在國外進行變性,向牧師室求助。主任牧師承認自己不懂,但是願意學,願意陪伴家屬。唯當牧者看見教會、社會的問題,才可能在講台信息上幫助會友面對問題。

  1. 傳講純正話語

筆者論文訪談一位同性戀者的母親,切切呼籲牧者不要用聖經來殺人:同性戀是罪,正如異性戀者也常會在性上犯罪。我們可以不贊成同運的訴求,但不需要批評同性戀者;尤其在信息中要為同性戀掙扎者帶來救恩的盼望。

2、 門徒訓練(或主日學)

筆者論文訪談了一位男後同(post gay),他初到教會,藉著讀聖經,而對這位造物主產生了敬畏與渴慕。另一位女後同去教會,在基要真理班聽見創世記中,神造人是按著祂的形象和樣式,而不是她年少時因被猥褻、而扭曲了的自我形象;因此走在復原的道路上。一些給初信者的主日學課程,一樣適用於同性吸引的族群。

第二節 教會如何從牧養系統關顧同性戀者

1、 教會關顧牧養同性吸引者之原則

  1. 看見他們:不要假設教會中沒有同性戀者,他們不敢出櫃因為懼怕遭到拒絕、責罵、終止事奉、或被趕出教會。
  2. 聽見他們:他們一方面害怕別人知道他們的隱私,另一方面又期待別人知道後仍然接納他們。不要輕看他們的分享,要記得跟進關懷他們。
  3. 尊重他們:千萬不要拿同性戀的話題當作笑柄;那會刺痛他們,不論他們出櫃與否。願意來到教會尋求真理的同性戀者,基本上已瞭解教會的立場,把他們當作一般的慕道友,給予歡迎與接納。
  4. 守望他們:鼓勵他們研讀、默想聖經,幫助他們扎根在基督裡。不要只關心他們性傾向的改變,要關顧他們全人的更新和成長。他們需要生命導師或同性的小組。
  5. 主動關懷:他們一般比較被動,教會需要更多主動的關懷。
  6. 建立友誼:不要懼怕他們會愛上自己,但最好有兩個人以上一起與他們同行。幫助他們在同性相交中持守健康的友誼界線。
  7. 開放家庭:他們需要接觸更多家庭的愛和溫暖,例如邀請他們到家中吃飯、分享,讓他們對異性婚姻重拾盼望和信心。
  8. 教育信徒:教會要教導信徒認識同性戀及如何關顧他們;不要相信同性戀是天生、正常和不能改變的,那些都是沒有證據的。
  9. 成長需要時間:改變性傾向是一個漫長、常需要至少數年之久的過程。不要催促他們跟異性談戀愛或結婚,同性吸引顯著減少和持守聖潔已經是成功改變的指標。
  10. 事奉需要空間:容許他們事奉,從事務性的服事開始;幫助他們感到在基督身體裡的價值。

2、可行作法

  1. 互助小組:筆者認為,同性戀者的關顧小組顧及到專業陪伴與隱祕性,或許交由基督教輔導機構來進行;但教會與機構應互為同伴。
  2. 一般小組:一些成為後同的過來人,對於進到教會的一般小組,感覺到愛與被接納的氛圍,使他們願意繼續留下,與小組員一同成長;他們覺得教會的一般小組勝過互助小組給他們的幫助。
  3. 心理輔導:若是教會或地區跨教會間有輔導的資源,對於同性戀者施行一對一或群體輔導,對當事人將是極大的祝福。
  4. 禱告服事:若教會能夠提供深度的禱告服事,如莉安.佩恩在《破碎形象》中的服事,及法蘭西斯.麥克納《同性戀可否得醫治?》所作的醫治釋放禱告,乃教會可以追求的境界。
  5. 預備轉介的清單:一些與輔導同性戀(LGBT)及家屬有關的網站:

■ Desert Stream Ministries https://www.desertstream.org/ (look for Living Waters Ministry)

■ Living Stones Ministries https://www.livingstonesministries.org/

■ Portland Fellowship-Proclaiming Freedom for the Captives https://www.portlandfellowship.com/

■ Restored Hope Network www.restoredhopenetwork.org

■ 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 https://rainbow-7.org.tw/

■ 香港新造的人協會 https://www.newcreationhk.org/

■ 真愛使者(LGBT)家屬團契 https://www.familykeeperss.org/genderandrelational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