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文章
23
04, 2019
發現神學教育的靈性
彭怡珍 / 基督教教育助理教授、助理教務長:今年開始,我正式加入正道福音神學院,和其他的教授一起承擔起教導、栽培、塑造的責任,這個責任是重的,因為目標是遠大的,眾人的期待也是深切的。上一期院訊中,陳愛光教授的文章勾畫出了神學教育之目的,在這裡我想談談神學教育的過程——目的是重要的,過程一樣很關鍵。
23
04, 2019
牧家的挑戰與祝福
彭淑鈴 / 家庭事工助理教授:定這個題目我自問:身為牧師配偶二十多年的我,歷經孩子年幼、青少年、成年的階段,已經達到優游自在了嗎?似乎鴨子划水更為貼切。
23
04, 2019
國度的事奉
黃鴻興牧師 / 新約教授:事奉神是一個信徒生命中最崇高的工作,也是帶來最大滿足感的投資,這是因為至高神並沒有嫌棄我們,反而呼召我們與祂同工,落實祂在世界救贖的計劃。
23
04, 2019
復活節跟我有甚麼關係?
陳愛光牧師/教務長、系統神學副教授:對很多基督徒來說,復活節與聖誕節一樣,是基督徒生活中的「例行公事」。較多深思的基督徒可能會在每年受難節,對基督的死作一些反思和記念。有關我們的救恩,大部份人都會注目在十字架上,而復活好像只是給了我們一種類似在比賽中反敗為勝、吐氣揚眉的心理。
21
03, 2019
陳愛光牧師: 承載生命的同伴 (視頻)
13
02, 2019
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
靈程心語:主的一句話,劉富理牧師 / 榮譽院長
13
02, 2019
築壇迎主來
今年適逢本院成立三十週年,在學院2019年的第一次週三崇拜,林院長以具有特殊意義的主題「築壇迎主來」發表演說。
12
02, 2019
神學教育的使命
教務長陳愛光牧師以自身經歷出發分享的信息:「神學教育的使命」,與讀者共勉。
04
02, 2019
在金魚缸裡優游自在—牧者家庭的挑戰與祝福(視頻)
講員:彭淑鈴教授,內容簡介:有人將牧者家庭比喻為透明也脆弱的金魚缸。淑鈴老師跟隨牧師夫婿在台灣、中國內地、美中及美西牧會(含培訓宣教)及服事超過20年,在整合學術研究、服事經驗及自身的婚姻家庭之歷程中體驗到:牧家與教會大家庭之間,看似界線模糊,會友的”高期望” 往往為牧者婚姻與親職帶來巨大張力;然而,背後的祝福卻超乎所想。
31
01, 2019
蘇文隆牧師: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