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Midwest ABC 中西部 基督徒教育大會
ACCESS Bible Convention

點底下報名鏈接, 可以做個人報名 或 團體報名
主題講座
主題信息:從摩西五經回應時代挑戰

陳敏欽牧師
主題講員
講員簡介
美國三一神學院 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Trinit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D. Min.
美國他泊神學院 Talbot School of Theology, Biola University Ed. D.
實踐神學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ractical Theology
台灣正道福音神學院院長 President of LES in Taiwan
博士論文: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Prayer on the Believer’s Relationships with God, Self, and Others
大會開幕閉幕 將使用網路工具ZOOM
若有感動, 請點左側綠色按鈕, 到(大會主辦單位之一)芝華宣道 online 奉獻: “項目(Category)”欄, 請點 “中西部教育大會(Midwest ABC)”.
或 支票奉獻: 支票抬頭請寫 "CCCM",附註 "ABC"。 支票請寄 CCCM 地址: 631 IL-83, Suite 204 Bensenville, IL 60106
大會程序
Chicago CDT 美國中部時間
8:20 am – 9:00 am 開始上線
09:00 am – 10:30 am 開幕敬拜 & 主題信息
10:45 am – 12:00 pm Workshop I(專題一)
12:50 pm – 2:05 pm Workshop II (專題二)
02:15 pm – 3:30 pm Workshop III(專題三)
03:45 pm – 5:00 pm 閉幕敬拜 & 主題信息
Workshop I(分 10 個專題), Workshop II(分 10 個專題), Workshop III(分 9 個專題)
Workshop 分三個時段(I,II,III 分別以三種顏色區分)每個時段您可以選擇參與一場專題,講員介紹及專題摘要請點選以下網頁各專題。報名時請進入報名表網頁 並選定參加的專題。為了避免增加工作人員的負擔,請報名後不要更改。畢竟,大會結束後一樣會將錄影放線上供大家回看。每項專題均有150人的名額限制,先報名先選擇。
完成報名的,將於 7月28日收到主題講座以及您所選三個專題的網址鏈接。請留意電郵有否送到 “垃圾郵箱 Junk Mailbox”。
10:45 am (Chicago CDT 中部時間) Workshop I (專題講座一, 分 10 個專題) (點選以下各專題以展開講員簡介與專題摘要)

講員簡介
林光信牧師, 國際動力福音教會主任牧師,正道神學院在讀教牧學博士,多年服事北美華人教會的年輕群體,以及後現代年輕人的門徒訓練

講員簡介
蘇文隆牧師,正道福音神学院荣誉教授,著有,精彩的基督化家庭,至于我和我家等书,
如果先读,效果更好,如果后读,立即应用.
專題摘要
2022年下半年已經開始進入後疫情時代,教會如何因應疫情帶來的變化,開展後疫情的崇拜,牧養,門訓,宣道等各項事工,化危機為轉機?本講座將為敎牧人員提出分析及實例,並共同討論出中小型教會可行的方案。

講員簡介
曾思機牧師,密蘇里州中西浸信會神學院新約研究哲學博士,現任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新約助理教授暨芝加哥校區主任。馬來西亞華僑,曾在美中擔任飛機設計工程師和牧會。
專題摘要
保羅新觀面世25年,可說是已在部份主流和福音派神學院及教會界扎根立足。它主張世紀初的猶太教並非教導人藉守律法在神面前稱義,因此,保羅反對的不是靠行為賺取救恩的律法行為主義,基督教與猶太教也不是恩典與律法、信心與行為的對立。若保羅新觀是對的,教會可說是長期誤解了保羅及因信稱義。本講座將陳述保羅新觀的來龍去脈、分析利弊、並站在傳統立場予以反駁。

講員簡介
張秀斌牧師, 二零零二年十月來美,在EMORY大學化學系做博士後期間接受相信耶穌基督。二零一七年十二月舊約博士畢業於美國三一神學院。從二零零六年開始在芝北華人基督教會牧會至今。
專題摘要
有關社會公義的議題是當今教會面臨的最具爭議的議題之一。一些不同的社會組織 (如BLM, LGBTQ等等)打著社會公義的大旗,卻在推行不合聖經的運動。什麼是合乎聖經的社會公義?教會當如何參與社會公義?本講座試圖對摩西五經中有關公義議題的探討來回答上述問題。

講員簡介
陳啓猷牧師在新加坡出生長大,先後在學生時代信主。陳牧師大學畢業後即加入學園傳道會的學生福音工作,八十年代先後在臺灣中華福音神學院取得道學碩士與美國富勒神學院取得教牧學博士學位。從1984年至2005,陳牧師在新加坡與美國牧養教會。2005年放下牧養的工作加入宣教事奉的行列。目前陳牧師是美國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華傳)的主任。
專題摘要
華人教會的主日學越辦越好,教材越來越完善,涉及的範圍也很廣,從聖經總論到書卷研究、從事奉技巧到家庭事工,可是在普世宣教這一方面卻有所欠缺。本專題是介紹一些教會主日學中可以使用的教材。

講員簡介
張立明醫師, 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 (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神學博士,主修基督教倫理,副修系統神學
美國 Takeda 公司全球病患安全部資深醫療部長
美國三一神學院華人生命倫理教育主任,基督教倫理學客座教授及生命倫理中心諮詢委員
網站 https://christianethicsforchinese.org/home.html
專題摘要
A. 醫學、心理學層面探討
B. 從聖經看同性戀
C. 同性戀的倫理問題
D. 同性戀運動的政治、社會問題

講員簡介
陸尊恩傳道,一九七七年生於台北,現任美國基督使者協會培訓事工部副主任,費城西敏神學院新約博士候選人。他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丶紐約大學公共行政碩士丶費城西敏神學院道學碩士,曾任台北信友堂學生事工部主任。加入使者協會後,負責新世代校園事工培訓丶聖經輔導培訓,並從事福音佈道丶教牧諮詢丶體驗教育,與門訓教材研發工作。他與妻子樂恩住在費城,育有三子。
專題摘要
什麼是體驗教育?體驗教育合乎聖經嗎?教會如何運用體驗教育幫助弟兄姊妹成長?體驗教育有哪些成功的案例?什麼樣的體驗教育,適合北美華人教會的生態?工作坊中將分享體驗教育的設計方法與成功案例,並進一步反思當代教會事工如何回應消費主義的時代浪潮。

講員簡介
房正豪牧師, 肯塔基州Louisville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基督教会主任牧師,也是现任MCCA 中西部联会主席。
專題摘要
透过有趣的小故事小视频-接地气的生活连接更多的福音朋友,进一步跟进关怀带领他们认识主耶稣。

講員簡介
彭怡珍老師, 來自台灣台南,初中時和家人移民至美國南加州。曾參與宣教、教會牧養、福音機構的服事,現從事神學教育,教授教育研究和靈修課程,有數年靈性陪伴的經驗。著有:《靈性操練入門:從心跟隨耶穌-馬可福音靈修信息》、《恢復教會教育的生命力:十個關鍵的理念》,Youtube 頻道「華時珍的心靈咖啡館」,微信公眾號:放洋學堂ABC。歸回平源靈性陪伴事工:www.oasiswithpurpose.org。
專題摘要
靈性陪伴關注人內心深處與耶穌的互動,引導人在生命片段中找尋更真實的屬靈意義,是一對一深度的對話,關懷和陪伴。在建造門徒的過程中除了教導,生活關心,鼓勵事奉之外,靈性陪伴可以加強帶領門徒在個人與神親密的關係體驗,增加學習一些深入內心的屬靈操練,以及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包括過去的人生經驗,性格裏的幽暗面,內心的渴望和恐懼等。
有一個固定心靈關顧和靈性引導的空間,在面對抉擇和試探的時候提供屬靈的分辨。

講員簡介
黃多賜牧師, 出生於基督徒家庭,移民美國後蒙神呼召進入Asbury神學院接受裝備,於2004年畢業後,立即回母國全時間宣教,主要從事神學教育。2016年底應芝加哥母會邀請回教會擔任中文堂牧師,2020年開始加入芝華宣道的服事,擔任跨文化宣教事工主任至今。
專題摘要
身份的自我認知對於人的心理、人生的規劃、家庭的規劃及安全感都影響重大。此講座將與與會者探討此議題,並一起來更深的了解我們屬靈的身份。

講員簡介
李基藏牧師,1974牧養台灣基督教道生長老會北投中和教會。1991年九月在正道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科進修,同時牧養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迦勒團契長輩事工。1996年一月成為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全時間的同工。2018年從全時間同工退修,但仍繼續牧養迦勒團契長輩事工至今。
專題摘要
隨着生理機能的老化,無人能迴避「年長者」的稱呼。雖說對英年早逝者的讚語,如林肯總統的名言:「生命如文章,不在乎長短,乃在乎內容。」但無可諱言,許多年長者的願望仍然把「健康第一」放在自己的首選。因此,許多生意人,就以此為目標,開發出許多如此的產品迎合他們。然而,作為基督門徒的我們,隨着年歲的增長,我們豈不更應該看重神所交付給我們的產業,好好善待我們身心靈的健康。無論是對自己或是對同伴,讓我們一齊來探討我們該如何從屬靈的觀點來看待我們對身心靈健康的需求、以及所遭遇的盲點。
12:50 pm (Chicago CDT 中部時間) Workshop II(專題講座二, 分 10 個專題) (點選以下各專題以展開講員簡介與專題摘要)

講員簡介
李基藏牧師,1974牧養台灣基督教道生長老會北投中和教會。1991年九月在正道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科進修,同時牧養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迦勒團契長輩事工。1996年一月成為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全時間的同工。2018年從全時間同工退修,但仍繼續牧養迦勒團契長輩事工至今。
專題摘要
教會的成員雖然是來自四面八方,卻是一個屬靈的大家庭。正如一般的家庭有男女老少,有三代、四代同堂,甚至有五代同堂。教會有因同質性而分設的團契或小組,當然也免不了有為年長者所成立的團契或小組。教會存在的目的,就是在地上為主得人。所以,得着這些年長者的心,就等於得着他們子孫靈魂的攤頭堡。本專題是講者根據他之前所牧養長者的經歷,提出一些觀點來供參加者一起探討。

講員簡介
蘇文隆牧師,正道福音神学院荣誉教授,著有,精彩的基督化家庭,至于我和我家等书,
如果先读,效果更好,如果后读,立即应用.
專題摘要
古老十誡是神跟祂子民的立約,不只為當時的以色列人,更是為我們現代的人。本專題使你在上課的過程中能回答並回應:
1. 我該怎樣愛上帝
2. 我如何愛自己的鄰居
3. 我怎樣才能活出豐盛的生命

講員簡介
陳愛光牧師
在香港出生長大。於達拉斯神學院受裝備,後在南方浸信會神學院獲基督教哲學博士。曾在德州達拉斯地區建植及牧養教會。現任正道福音神學院系統神學與應用神學副教授及道學碩士/基督教研究碩士科主任。
陳牧師熱愛教學,對神學教育、培育神國人材有很深的負擔。他喜愛音樂、籃球、電影、科幻小說。與師母結婚三十多年,育有二子一女。
專題摘要
「成功神學」Prosperity Theology 所標榜的,是以健康與財富作為信心生活的結果,曾一度吸引許多信眾。直到現在,成功神學的思潮與文化仍然在影響著不少的基督徒。我們會探討成功神學背後的神學預設和對聖經的解釋。我們最終會思考的,是基督徒的福音和生活的期待到底是什麼。

講員簡介
蘇妙嫻傳道,曾在媒體工作,專責節目策略規劃及團隊建立。蒙召後30年來曾參與福音廣播、校園事工,目前在【芝華宣道】負責跨代同行事工,以及藉媒體推動宣教。
講員簡介
陳漢儀姊妹,現就讀正道基督教研究碩士課程,參與教會和芝華多媒體、行政事奉。
講員簡介
Sandy 姐妹來自家庭教會,目前暫居芝加哥,剛畢業于正道跨文化研究專業。過去5年參與【芝華宣道】組文字事工,正在和先生預備進入跨文化工場服事。
專題摘要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參與網路宣教?
「是」也是「不是」!
三位不同背景、不同恩賜、但有一樣心志的姐妹,同組一個媒體團隊,會從不同的角度(心態、策略、技術、隊工)回應當中的「是」與「不是」。

講員簡介
林弟兄在商業社會工作21年, 蒙主帶領45歲從銀行董事長和總裁職位退下, 專心義務服事已24年, 運用理財投資經驗和知識服事社區, 接觸未信者向他們傳福音, 並幫助教牧同工處理稅務.林弟兄多年在紐約和南北加州主持理財電台節目, 現主持每週KTSF<理財資訊站>電視節目, 並透過電郵解答全美華人有關財務問題. 林弟兄亦研究末世神學, 曾18次帶領弟兄姊妹到以色列考察, 並定期帶領跨教會查經聚會
專題摘要
舊約聖經(特別是摩西五經)有豐富的教導,呈現出神在以色列人當中所吩咐建立的經濟社會型態。此一專題的目的一方面是幫助與會者從聖經的角度來評價今日我們所身處的經濟社會型態,更進一步盼能將聖經中的教導應用於今日的經濟社會。

講員簡介
美國洛杉磯大學加州分校心理學博士, Biola University, Talbot 神學院基督教教育碩士. 曾任UCLA心理系研究教授, 研究認知發展並研發兒童多媒體教育軟體. 作品曾獲多項獎項及2002年度最佳兒童教育軟體獎. 2004年蒙召後, 致力於以整合性的視角結合聖經, 神學,行為科學, 教會事工及實際教學的需要, 應用於兒童靈命的成長. 現任南加亞凱華浸傳道,正道神學院客座老師.。
專題摘要
小孩子能懂什麼呢? 耶穌卻說, 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面對當今時代的挑戰, 最根源的解決之道就是帶領孩子從小敬畏神, 建立與神的關係及神本的世界觀及價值觀. 兒童期是靈命成長的黃金時期, 上帝已預備好孩子認識祂, 只要有人願意帶領他們. 本專講從聖經的特殊啟示, 腦神經及認知發展研究的自然啟示及生活見證等方面破除一般人對兒童及信仰承傳的迷思, 並探討家庭及教會雙管齊下兒童靈命教育之實踐.

講員簡介
貢立江牧師, 2003年離開居住了9年的日本,入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接受裝備。上期間,在牧會實習,2006年畢業後在羅省第一華人浸信會國語堂做牧養的工作,2011年被按牧成為牧師。2017回應神的感動與呼召,轉移服事工場到聖地牙哥主恩堂,出任母堂國語事工牧師至今。牧會之餘,曾參與遠東廣播公司華語部的節目製作,CCNTV的網絡對華人傳福音的事工,Mill領導力培訓事工等.
專題摘要
教會應鼓勵動員小組透過定期做幸福小組佈道工作,從而在架構,活力動力,領袖的傳承,弟兄姐妹的零命等方面得以更新,甚至是脫胎換骨的程度。教會也因此會走出有心傳福音,但卻透過傳統方式很難奏效,甚至是“傳不出去”的境地,在人數,門訓,新事工等有新的突破與成長。

講員簡介
吳繼揚牧師, 畢業於辛辛那提大學土木系,曾任職工程顧問公司14年,擔任工程經理;蒙召後先後完成浸信會西南神學院道學碩士,Asbury神學院教牧學博士;1991年擔任辛城華人教會牧職迄今,並在正道神學院,基督神學院,和普世豐盛神學院兼任教職;育有兩男一女,孫兒女四人。
專題摘要
自我與老我有何不同?
捨己與犧牲有何不同?
如何能突破靈性枯涸?
如何能過喜樂的生活?

講員簡介
彭淑鈴老師, Fuller神學院婚姻與家庭治療碩士,明州大學家庭研究哲學博士,現今擔任美國正道神學院家庭事工碩士科主任暨副教授,主要教授: 親職教育與引導、家庭系統動力、家庭導向的事工。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移民家庭的親子關係以及基督徒家庭的信仰課題。彭老師也是教會師母,委身於實踐與教導強化婚姻家庭與親子關係,隨牧師夫婿在台灣、中國及美國服事共20 餘年,所育兩位女兒均已成年,長女已經結婚並生一子。
專題摘要
Amercian Bible Society 在2021所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中提出警告說: 基督徒社群尚未預備好回應 Z 世代的問題、心態與世界觀。彭老師在去年所執行的華人家庭兩代信仰的研究中發現基督徒家庭兩代之間的價值觀差距尚有待弭合,加上這份報告的大數據建議, 要贏回年輕世代,華人教會的家庭事工著實有一些可以努力的方向。

講員簡介
任妙仪老师生于美国,在芝加哥基督徒家庭和华人教会信主受洗。小学教育本科毕业并教书几年之后,1994她加入校园事工。参加短宣后,1999转到东亚服事二十年。她在亚洲有多年的培训经验,培养仆人的跨文化技能和领导力。于2015结婚,育有一女一子,皆已成年。2019回美国后她继续培训和辅导华人。 她現在是在芝加哥三一福音神学院教育研究的博士班进修中。
專題摘要
呼召是什么?基督徒应该如何理解呼召?谁有呼召呢?我如何发现我的呼召?如何成长和活出我的呼召?透过圣经和历史的角度和例子,我们会一起面对这些问题,了解如何回应呼召我们的创造者。
2:15 pm (Chicago CDT 中部時間) Workshop III(專題講座三, 分 9 個專題) (點選以下各專題以展開講員簡介與專題摘要)

講員簡介
張志剛牧師,印城華人教會主領牧師。張志剛牧師,為第三代基督徒,畢業於上海教育學院。1993年復活節在印城華人教會受洗歸主,同年蒙召奉獻傳道。95年就讀於中華歸主神學院,97年在洛杉磯開拓并牧養華夏基督教會。2007年在奧斯汀開拓并牧養奧斯汀磐石教會。2015年任印城華人教會牧師至今。張志剛牧師經常在各處帶領聚會,傳悔改赦罪的道,領人歸主。
專題摘要
北美華人教會後繼『無』人;牧會實例解讀,問題深度剖析。
一是,北美教會嚴重『老化』,年老同工仍然在負主要責任;二是,北美教會有感動起來牧養教會的年輕傳道人越來越少。
努力打造可以『傳承』的屬靈生態;就要從異象著眼,從文化入手。

講員簡介
陳敦康牧師 是 Asbury 神學院的舊約哲學博士。生長於台北,從小就在台北的美國學校就讀。全職蒙召前曾是財務預算分析師,曾在北美數間美國教會和華人教會服事牧養,曾任台灣聖光神學院舊約助理教授,現任美國正道神學院舊約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興趣是聖經中的聖潔,以賽亞書,和舊約神學。陳牧師與來自南韓的妻子 Dr. So-Young Chen有很幸福的婚姻,有一位很傑出,正在讀大學的兒子Joshua。
專題摘要
討論舊約律法的目的,它如何融入整個聖經故事,以及它與今天的基督徒的相關性。Discuss the purpose of the Old Testament law, how it fits into the whole Bible story, and its relevance for Christians today.

講員簡介
賴敏超傳道, 畢業於正道福音神學院芝加哥分校,現為基督使者協會的全時間校園宣教士,負責中西部的校園事工。她的專長是基督教教育和教會/校園同工栽培 ,曾經帶領印城華人教會的校園團契轉型社區教會。她目前也在接受教牧博士的裝備,和丈夫李志雄育有一女一兒。
專題摘要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的二十年,中國留學生的浪潮越來越年輕強勁,但不少由第一代移民建立起來的教會卻越來越老化和青黃不接,新一代的留學生和職青(美漂青年)也難以在第一代移民教會找到歸屬感。本專題從聖經神學理論基礎、華人教會歷史回顧和中西部的個案研究,分享第一代移民教會如何可以成為新一代美漂青年的家。適合教會的牧者和校園同工。

講員簡介
陈广善牧師,喜悦唱诗与音乐敬拜。现今在Grand Rapids(MI) 华语基督教会牧会。与师母育有一女一男。
專題摘要
当下,线上与实体Hybrid 的敬拜似乎成了一个教会不能取舍的选择。作为领诗者/敬拜团队,我们在诗歌的选择安排,带领的态度与技巧上该如何把握求精?本专题会展示不同串连诗歌与旁白的方法,帮助你带领促成一个荣神有内容方向,会众得以投入受益的赞美敬拜。

講員簡介
林道真姊妹, 出生於中國一個牧師家庭,十歲時在一次佈道會決志回應神的呼召,在仰光大學畢業,1973 在UIC 研究院畢業後,與吳涵仲弟兄結婚,蒙神祝福一女一男,五位孫兒孫女。神奇妙的帶領我們加入城北華人基督教會。能夠與主內弟兄姊妹一起敬拜, 事奉天父是最蒙福,最喜樂的。願頌讚與榮耀歸於耶穌基督的聖名!
專題摘要
摩西五經使我們看見人的敗壞,需要得蒙救贖; 實地的經驗與神有交通,方能奔走靈程;才有迦南美地的希望。 ‘基督徒基礎的靈命操練’照樣可分以下四個主要階段﹕從聖經學習操練 – 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神;了解這位保惠師與我們的關係,在奔走靈程上操練捨己,信靠順服; 以‘心靈’,‘誠實’,‘聖潔’敬拜事奉主; 同心合意在‘大使命’忠心為主。歡迎各位弟兄姐妹踴躍參加。

講員簡介
鄭立新牧師, 從小成長於台灣, 在高中時決志信主, 為第二代基督徒. 赴美取得電腦碩士後,於紐約金融界擔任電腦工程師多年。2001年起擔任帶職英文堂區牧, 2007年蒙召至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進修道學碩士,2010年至2021年六月擔任紐約豐收靈糧堂英文堂牧師。2021年七月開創「吹號者事工 Trumpeter Ministries」推廣:「搶救下一代」、「每日靈修」、「聖經世界觀」和「在家教育」等事工。
專題摘要
家庭是培養神國人才最重要卻也是最被忽略的工場, 本講座將一起來探討此重要議題並提供一些實際的作法.

講員簡介
林慈敏老師, 出生於台灣,十二歲赴美成為小留學生,在信主後蒙神帶領進入心理學的領域,畢業於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臨床心理學博士,並持有加州心理學家的執照。自2005年至今擔任正道神學院協談學副教授.
專題摘要
在多數的北美華人家庭中,親子衝突除了兩代間缺乏良好的互動,也與文化差異有關。究竟第一代新移民父母與在美國出生的華裔二代各自的心理特色、表達與溝通模式是什麼?本講座將提供跨越兩代間文化差異的方法,以增進親子溝通與關係。

講員簡介
陳錦友牧師, 畢業於哥三一神學院(TEDS),獲得道學碩士(1985), 舊約神學碩士(1987)和 舊約哲學博士學位(2002)。
他的牧會經驗:1987-2016年。於 2016-2017年於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為全職舊約聖經副教授。現為香港及北美數間華人神學院客座講師。著作以創世記,民數記,詩篇為主。
專題摘要
摩西是一位文筆優美的作者,透過他寫作技巧 - 用字,文章類型,結構等 - 要帶出彌賽亞的預言和信息。本講座會從兩方面來欣賞作者寫作技巧:1. 宏觀,即全本五經,2. 微觀:即選出其中一些章節,主要在創世記及民數記經文。在這些對寫作技巧觀察中,能看出作者怎樣帶出關乎彌賽亞的應許。
報名&聯絡
2022 Midwest ABC 中西部 基督徒教育大會
- 日期:2022年7月30日 (週六)
Chicago CDT 美國中部時間 9am – 5pm - 方式:免費線上聚會 Free Online Conference
- 報名方式:(免費)線上報名
- 報名截止日:2022年7月27日
- 完成報名的兄姊,將於 7月28日收到主題講座以及您所選三個專題的網址鏈接。
點底下報名鏈接, 可以做個人報名 或 團體報名
- 洽詢:(630)595-9188
- 電郵:q4midwestabc@gmail.com
- 報名網頁:les.edu/2022-mw-abc-registration
- Midwest ABC 大會官網與回顧 : les.edu/mw-abc
- ABC大會官網:www.accessbibleconvention.org
大會主題將使用網路工具ZOOM. 完成報名的兄姊,將於 7月28日收到主題講座以及您所選三個專題的網址鏈接。
若有感動, 請點左邊綠色按鈕, 到(大會主辦單位之一)芝華宣道 online 奉獻: “項目(Category)”欄, 請點 “中西部教育大會(Midwest ABC)”
或 支票奉獻: 支票抬頭請寫 "CCCM",附註 "ABC"。 支票請寄: CCCM 地址: 631 IL-83, Suite 204 Bensenville, IL 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