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畢業生感言

黃旭敏 / 神學碩士科

在正道的三年裡,談及收穫有許多,不勝枚舉。其中最大的收穫是服侍觀念的再更新。

當我們談到服侍的時候,很容易就陷入「如何做好一件事情」,又或者容易陷入「如何做一件好事情」等狀態中。然而在正道的學習過程中我深刻地理解到服侍和事情是有極大的差異。

首先,服侍的對象是「人」,不是「事」。正如耶穌說「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太20:28),不是「乃役於事」。耶穌的教導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服侍的本質是人。這和正道的教學理念很像。在正道的求學過程中,我深刻明白老師們的教學方式是「服侍人」,而不是「服侍事」。是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僅僅是把這門課教完。老師時常在課堂中跟隨著學生的「需要」來展開課程,而不僅僅停留在教理的呈現。這是老師對學生的服侍。感謝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呼召中被服侍成為神的器皿。

其次,服侍的方式是「扶持人」,不是「要求人」。耶穌說「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太20:28),這話的意思是要成為服侍人的人或幫助者,而不是指揮者和要求者。這在正道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體現出來。老師們對學生的態度從來不是要求,而是扶持。老師們從不要求我們成為一個擁有神學標準答案的人,他們更期待我們成為一個有自己想法和思考的人。因此,在課堂上我們時常受到老師們的鼓勵——「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和「允許差異性想法的存在」。這是正道的老師對學生的服侍方式。

最後,服侍的人是「僕人」,不是「主人」。耶穌說「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太20:28),就是在說僕人的服侍。在教會歷史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到中世紀高舉「榮耀神學」和「主人」的時候,對教會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當我們重新看到耶穌的服侍時,並沒有中世紀那些「被高舉的」。這對我們而言是個很重要的提醒,服侍應當是成為眾人的僕人,而不是主人。感謝神,正道一直秉承著「僕人」的心態去服侍。正如正道的老師們不僅僅告訴我們各類知識,同時也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服侍者——僕人領袖。無庸置疑,他們在僕人的事上做了榜樣。老師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老師而趾高氣揚,相反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比學生更謙卑和更好學。這種精神對我而言是在課堂內容中沒辦法學到的。

「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太20:28),感謝神讓我不虛此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