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宣教故事的神學院(一)
宣教,不是一份工作或志業;是不斷去訴說神作為的故事,並帶領聽故事的人加入,好傳承和訴說更多故事。讓宣教成為飽嘗主恩滋味的宏大敘事。
加入說故事的宣教行列
主後約360年,亞他那修(Athanasius)的《聖安東尼的一生》抓住奧古斯丁的心。1749年,愛德華茲(J. Edwards)的《大衛‧布雷納德的生平與日記》點燃威廉‧克里(W. Carey)的火;這本書和他另一本頗具影響力的《基督徒使異教徒皈依方法探究》又啟動馬禮遜(R. Morrison)和戴德生(H. Taylor)對中國的宣教心志。
每個故事都激勵著成千上萬的讀者追求傳教職志。每個故事都證明,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神是信實的。每一個新的一代,只要他們敢於跨出,就能再次證明神的信實。
我讀了愛立葉特(E. Elliott)講述她丈夫吉姆,在奧卡(Auca)印第安人中殉道的故事,感動不已。他年輕時的慘死,讓我對神的信實感到痛苦;但我意識到吉姆的痛苦故事,正在觸動包括我在內成千上萬年輕人的心。不久後,我從芝加哥飛往台灣台北;當時二十二歲,決心要收集自己的故事集。
加入正道彙編宣教敘事
回首過去四十年,我在台灣宣教、在芝加哥三一神學院受道學碩士裝備,以宣教士身分,開始在台北道生神學院的教學與宣教生涯。2003年獲得中國近代史博士學位後,我前往芝加哥三一神學院任教八年,並於2011年來到洛杉磯正道。來回美台間,在同文化和異文化中,我始終都在收集和收藏我的和別人的宣教故事。
過去五年,正道的跨文化研究碩士科從醞釀到正式成立,我們感受到更大的敘事機會,就在我們手中。我們心中的感動是:華人也可以差派出與西方一樣多的宣教士向普世宣教。正道已準備好成為二十一世紀建立中國傳教運動願景的全球中心。
中國的基督徒們,起來吧!為基督和祂的國度雄心勃勃。我們期待與你們一起見證聖安東尼、大衛‧布雷納德,點燃威廉‧克里和吉姆‧愛立葉特的故事。我祈禱中國傳教士的故事和傳記的彙編會越來越多。(本文摘錄自《正道福音神學院35週年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