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被朋友斥責》,選自《布茨集 The Butts set》1805年。來源:摩根圖書館 The Morgan Library

無辜者的受難:約伯記 


陳敦康牧師 / 舊約研究助理教授  

當經歷苦難時,原本虔誠的信徒可能想要離棄神,也可能更加倚靠神—逃避衪或親近衪。神如何看待我們的困境呢? 在約伯記中,我們瞥見了神對待敬虔卻受苦之人的基本原則。在舊約其他地方,我們通常發現神實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原則,但是,這並不是衪對待約伯的方式。 

有人會問:「有愛有恩典的神,怎麼能容許甚至引發聖人的生活遭此苦難? 」 

約伯之所以被稱為聖人,是因為書裡的第一節,他就被描述為 「完全」(blameless/perfect) [tām]、「正直」(upright) [yāšār]人。「正直」意味在道德上做正確的事。 「完全」是指具有誠實/純正(integrity),即「無可指摘」(faultless),該詞與「無殘疾」的獻祭牲也是同一個術語, 描述完美的榜樣。但是,這並不意味約伯是無罪的(sinless),而是說,他在道德品格上是無愧的。約伯是一位真誠,無虛假,全心全意歸向神的敬虔人。神本身也在1:8宣告了這一點:「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 神又在2:3重申這一點:「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 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  

在舊約中,雖然有其他人被描述為「完全」(blameless)人 (例如亞伯拉罕,創17:1; 挪亞,創6:9; 大衛,撒下22:31; 百姓,書24:14;詩15:2),但約伯的敬虔由隨後的形容詞表示為: 「正直」、「敬畏神」 和「遠離惡事」。在舊約中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找到這四個形容詞同時歸於一個人。因此,約伯是一位優秀、虔誠的信徒。然而,一個人如何被視為是「完全」人呢?神如何看待「完美」(perfect),與我們的理解是不同的。身為「完全」人,重點不在於績效數量,而在於心的品質 (the emphasis is not on the quantity of performance, but on the quality of the heart),即完全無瑕疵的態度,不謀私利。1因此,當一個人完全專心降服於神時,神就喜悅他,並且這人就有資格被稱為「完全」人。因此,每個信徒的目標是,以敬虔之心的品質,延長我們貫注於神的時間。 

在此,控告者撒但認爲約伯的純正行為是虛偽的。撒但在1:9問神:「約伯敬畏神,難道是無緣無故的嗎? 」並在1:10~11說:「你不是在他四周圍上籬笆保護他嗎?他的家和他所有的一切,以及他手所作的,你都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添。只要你伸手打擊他所有的一切,他一定當面褻瀆你。」撒但質疑的是約伯敬虔的動機,「約伯為甚麼會這樣做?是出於純正、虔誠的心嗎? 還是僅僅因為神如此賜福於他呢?」 —人們常在上帝面前行善,想要得到衪的祝福。但是,撒但在此提出的其實是更加嚴重的指控,牠是在攻擊神,反對神所說的話。神剛剛才說,約伯是「完全正直」的 (1:8; 2:3);而撒但基本上是在挑戰神的無所不知,牠是對神說: 「您是愚昧的。您認為約伯是完全的嗎? 拿走他的祝福,再看看他的真實面目吧!」 因此,撒但攻擊的不僅是約伯的誠實(integrity),更是神對約伯的評價。撒但暗示,神是容易受騙的 (即 「神啊! 您看錯了,誤解了!」),是約伯在愚弄神,約伯的正直是因有利可圖之故, 而神對約伯的誇耀是不正確的。因此,神就允許撒但試煉約伯 ,開始剝奪約伯所有的產業和兒女,但撒但未能打擊約伯在苦難中敬虔的心。

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

Naked came I out of my mother’s womb, and naked shall I return thither: the LORD gave, and the LORD hath taken away.

約伯記 Job 1:21

相反的,約伯在痛失所有之後,在1:21虔誠地宣稱:「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 因此,「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也不以神為愚妄」(1:22)。之後,控告者再一次請求神允許奪走約伯的健康,並預測約伯會詛咒神(2:5)。但是,即使遭受全身長毒瘡之痛,約伯依然不爲所動地沒有詛咒神 (如他妻子所期望的),他反而在2:10說:「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 」所以,「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 在一切災禍臨到約伯時,他的心堅定且忍耐,正如雅各書中所描述的 (參雅5:11)。約伯持守他對神的誠實信心,敬畏耶和華,遠離罪惡。正如詩篇25: 21~22中所說:「願純全、正直保守我,因為我等候你。神啊,求你救贖以色列脫離他一切的愁苦。」在苦難中,一位純正的信徒對神充滿指望,並更親近衪;信任神的智慧,而不是靠著自己的智慧。 

但是身為人,約伯很想知道他為甚麼要受這苦難。根據前兩章的靈界背景,我們知道約伯受苦的原因,但這原因對他是隱藏的。約伯不知這信息,他只能推測自己受苦的原因,努力尋找苦難中的意義。當約伯的朋友來安慰他時,卻只會加添他的痛苦。朋友與約伯談論因果報應的神學原則—就是賞善罰惡,即如果你遭受苦難,這意味著你犯了罪。朋友們所說的原則基本上是合理的—神是公義的神,祂必定會賞善罰惡,讓義人得福。然而,因果報應原則不能套在每個情形上,對於約伯的情況是不適用的。約伯並沒有拒絕這個原則 (箴言中可發現),但是他認為,除了因果報應以外,還有其他因素。他始終認定自己是無辜的 (27:1~6)。 這些道德的攻擊使約伯接近瘋狂,直到他與神相遇。當約伯與朋友們辯論「誰是明智」的時候,他們將自己視為智慧的來源。但是,在第28章中,約伯有片刻的見識,將所有智慧歸於神。從第38至41章,神試圖讓約伯瞭解衪是誰,並問道:「約伯,作為一個人,你知道甚麼? 作為受造之物,你對所有創造物有甚麼瞭解?」 神與約伯之間的修辭性對話表明,約伯在爭執中是無可爭辯的; 與神完全不匹配。作為世界的創造主,神的智慧(例如,關於人的苦難)是至高無上的。 

當我們向神提出問題,或在生活中遇到難題時,我們想要知道答案。約伯有了一個問題,使他想要尋求答案。他得到了甚麼? 他得到了神的啟示,關於衪是誰。但是,約伯沒有得到原本想要的答案。這給了我們甚麼指示呢?是否意味著關於人生的問題,我們找不到也不該尋找任何答案呢? 不,這並不意味我們不應該尋求答案,但是,尋找所有問題的答案並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應該是我們今生想要實現的目標。因此,本書的一個關鍵信息就是,人類無法發現智慧,因為智慧自始至終都是神的領域;只有神知道通往智慧的道路,而我們則必須接受無法知道所有答案這個現實。我們只需要敬畏耶和華——衪就是智慧 (28:23~28; 申29:29)。 

神最後向約伯顯現,並對他發表了兩個冗長的言論。約伯起初問了一些問題,但是神始終沒有直接回答這些問題,即便衪有能力回答。神其實可以向約伯解釋說:「約伯,我知道你這樣受苦似乎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你知道在靈界所發出的挑戰,你就會知道遭受攻擊的不僅是你,我也受到了攻擊。我曾宣佈你是完全正直的人,而我的誠實卻受到了攻擊;我被稱為是愚妄和受騙的。因此,你遭受的痛苦是為了捍衛我正直的名譽。」 

苦難 「並不表示人犯了罪;它甚至可能是一個榮譽的標誌,因為它可成為忠誠人的試驗場,也是被神如此珍惜的。」 所以,教訓的重點是「神對人有信心,人也必須歸還這信任」。 

約伯在不知前提的無辜受難中,他的信仰和忍耐顯露了真正敬虔的動機,證明了神關於約伯的宣言是完全正確的,帶給神極大的榮耀。這一種無辜受苦的觀點,常被忽視。正如 Michael V. Fox 解釋:「莫名的苦難」 是神可以使用的,「因為它使真正的敬虔者呈現。」 神賦予苦難意義。在約伯記中,苦難 「並不表示人犯了罪;它甚至可能是一個榮譽的標誌,因為它可成為忠誠人的試驗場,也是被神如此珍惜的。」 所以,教訓的重點是「神對人有信心,人也必須歸還這信任」。2約伯的敬虔揭示了約伯在痛苦中對神的忠貞不渝 (沒有離棄神)。 

約伯不應得的苦難顯然預備了我們更瞭解基督在十字架所承受的一切。基督所忍受的無辜苦難具有獨特的救贖目的,衪最終為人類帶來了拯救,也為父神帶來了極大的榮耀。作為基督虔誠的信徒,我們知道生活中的苦難是不可避免的;請您思考苦難的價值,並從神的角度來看它如何為神帶來更大的榮耀。但是請放心,當您無辜遭受苦難時,您絕不會是孤立的,因為神與您同在,就如衪與約伯同在一樣。約伯的信仰因此被提昇到更高的境界,當他宣稱:「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42:5) 。 

1 John N. Oswalt, Called to Be Holy: A Biblical Perspective  (Nappanee, Ind.: Evangel Publishing House, 1999), 46-51. 
2“Job the Pious,” ZAW 117 (2005):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