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訊-Nov-2020

「被認可,不羞愧,能勝任」—第三十屆畢業典

程嫣正道直擊報導




正道福音神學院第三十屆畢業典禮於12月12日(週六)上午10時登場。疫情之下,今年的畢業典禮別開生面,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和校園Drive-thru相結合的方式。為確保安全,所有現場參與者全程佩戴口罩並保持安全距離,畢業生均坐在車內觀看典禮視頻,僅領取證書時短暫下車。

此次畢業典禮由林國亮院長主禮,台福基督教會總會總幹事胡忠倫牧師作開場禱告。助理教務長彭怡珍博士致歡迎詞,她表示,這是一個感恩的時刻,為了在疫情中有這樣的慶典,大家都很努力;我們為畢業生加油!

富勒神學院神學和跨文化研究學院主任Amos Yong博士分享主題信息「被認可,不羞愧,能勝任」(Approved, Unashamed, Competent),由正道教牧學博士科主任黃成培牧師朗讀經文提摩太後書2:15。Yong博士指出,被認可,不羞愧,能勝任,這是此次證道的三個重點。首先,恭喜每一位畢業生,因為你們是被認可的,神認可了你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體現出的信實與堅忍。第二,東亞人擁有羞恥導向的文化,而這裡的經文說,我們是蒙神喜悅的無愧工人,「無愧、不羞恥」這個要素,對於東亞背景的人來說具有極大的能力。現在,你們已經被神認可,就能夠不輕看自己,作神無愧的工人。第三,你們也是被神認可為「能勝任」的。保羅將「能勝任」解釋為正確講解神的話。你們是蒙神喜悅的,有膽量而無愧的,並能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接著,教務長謝挺博士宣讀畢業生名單,培育中心陳善純主任宣讀培育中心畢業生名單,學務長劉仁欽牧師作差遣禱告。現任學生會會長及畢業生代表作感恩見證。

董事長干首書長老祝賀所有畢業生抵達人生新的里程碑,他鼓勵大家無論在哪裡,都要效法主耶穌的榜樣,成為願意為群羊捨命的好牧人;不忘三一真神呼召,不忘正道師長教誨,不忘家人和代禱者的愛心。

林國亮院長在感恩報告中表示,今年3月起,由於疫情影響,全院的教學與行政事工都通過網路進行,感謝神,到目前為止,一切順暢,且獲得良好果效。神也拓寬了我們的學生來源,學生遍及美國各州和世界各地。不過,疫情也導致學院年度經常費(總計210萬美元目標)仍差約50萬美元,需要弟兄姊妹們積極關心和奉獻。台福基督教會總會會牧劉港木牧師為此次典禮作結束祝禱。

在接下來的Drive-thru環節中,畢業生的車輛按順序經過主席台、photo booth;在同工的指揮下,簡單而隆重的儀式順利落幕。現場並預備了精美的點心和禮物,讓大家滿載而歸。

2020年5月有32位畢業生,12月有20位畢業生,正道培育中心另有10位畢業生。部分5月畢業生的簡介已刊登在上一期正道院訊(2020年9/10月);在未來的院訊中,將陸續刊登其他畢業生的見證和介紹,敬請關注。


正道芝加哥校區11 周年感恩聚會




編輯推薦:用心製作,真情流露!

感謝神的帶領!芝加哥分校11周年校慶已於11月29日圓滿落幕。雖然疫情帶來諸多不便,但在線上,藉著林院長,劉牧師,蘇牧師的勉勵,校友分享與同學們的精彩表演,大家仍不減火熱與喜悅的心,一起同頌主恩,數算神在芝加哥分校的作為!

校慶由陳牧師致歡迎詞,黃理事禱告,校友楊牧師帶領敬拜贊美。四位校友的分享,讓在校生們得到很大的激勵。

獨唱由同工演出,天籟之聲為餘興節目展開序幕!三句半以學校老師的名字和學生功課的辛勞為主題,贏得熱烈回響;十位同學的詩歌獻唱 “耶穌在我裏面”,因爲疫情關係,都是各自在家錄製,再由一位弟兄製作合成,效果極佳,製作過程的辛苦已經值得;十二位校友和同學的 “新老神學生”小品,讓大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對這壓軸好戲贊不絕口。

節目最後有同學們的照片和個人介紹,以及正道過去11年的點滴照片集錦。校慶在陳牧師的祝福禱告中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感謝主,讓正道有這一群愛主的校友和學生們,若你有認識的弟兄姐妹有負擔來正道接受裝備,請隨時與我們聯絡!

上面是錄影連結,敬請觀賞。

芝加哥校區地址&聯絡資料:
芝加哥校區網頁:https://www.les.edu/chicago/
631 State Route 83, 1st Floor, Bensenville, IL 60106
Tel / Fax : 630-595-9188


心靈關顧與靈性健康


基督教教育助理教授 / 助理教務長 彭怡珍 教授 Dr. Jane Peng 

Jane Peng (2)

前一陣子,有一位朋友在我的靈性陪伴中,告訴我她很孤單,心情低落好一段時間了,她很渴望自在地和人聊聊天。我聽著從她心靈發出的聲音,那麼直白,我鼓勵她每天花一點時間關顧自己的心靈,就像她這一段時間努力地照顧自己的身體一樣。我們的心靈也是需要關注和照顧的。她說她沒有想過,只是忠實地每天靈修,讀聖經,禱告。我說,很好,我鼓勵妳每天花一點時間坐在陽光下,和耶穌坐在一起,說說話,感受陽光的溫暖,聞聞樹葉花草所發出的自然味道,讓自己在那個神聖的空間裡關顧自己的心靈,也讓耶穌關顧我們的心靈。

這位朋友的狀態讓我想起很多其他周遭的人,他們很熱心地服事,很認真地靈修,但是內心的狀態似乎並不如期望那麼美好。可能是因為外在環境的改變帶來許多衝擊,但很多時候,是自己忽略了心靈的空間,不重視也不關注自己裡面的情感、渴望和其他神所創造的需求。心靈關顧(Soul Care)並不是一個專屬基督徒的名詞,但只有基督徒能夠把心靈關顧與靈性成長結合得深刻和美好,因為有耶穌。

暢銷靈性作家Thomas Moore在他的經典著作Care of the Soul: a Guide for Cultivating Depth and Sacredness in Everyday Life(1992)裡提到,心靈與靈性是彼此需要的,豐富活潑的靈性使心靈得到益處。相同地,健康的靈性也需要心靈的豐富,因為真空的靈性可能導致人失去一個真實的立足點,迷失在完美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裡。這個觀點道出了一些信仰問題,讓我們發現為甚麼我們容易關注靈修卻忽略了人性靈魂裡許多深層的基本需求,也很少花時間去觀察創造主在這個世界給人類神聖的祝福。因此,他在書裡鼓勵人們重新學習,從日常生活的許多小細節裡,去關顧自己的心靈,去享受生活和這個世界帶給心靈的溫暖。

另一位著名的基督徒心理學學者David Benner也有許多相關的著作,其中一本著作Soulful Spirituality: Becoming Fully Alive and Deeply Human(2011)裡有類似的觀點:基督徒也是一個有心靈需求和靈性渴望的生命,也需要學習關顧自己的心靈——譬如說我們內心對關係和歸屬的需求、對親密和愛的渴望、對過去和現在的痛苦與失敗之消化等等,誠實面對這些真實的內心狀態反而會促使我們的靈性成長,讓我們體會到生命裡可以經歷並積累更深更豐富的內涵。我發現,這樣使我們能具體地、真實地在生活中體會天父的創造、耶穌基督的福音、聖靈的工作,也因為如此,很多簡單和貼近生活的靈性操練可以幫助我們的心靈更加豐富,靈性的觸角也更加敏銳。

其實,只要是人,都有需要心靈關顧的時刻。比如,舊約先知代表以利亞也有過這樣的時刻,「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雅5:17)。後來神要降雨時,他在迦密山上和四百五十個巴力的先知對抗,只有耶和華神降下火來,燒盡了祭物,在場的以色列百姓跪拜喊著:「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以利亞當場殺了巴力的先知,大獲全勝,但是崇拜巴力偶像的王后卻要殺他.打了勝仗的以利亞,有點累了,有點倦了,甚至可以說有點懵了。怎麼打贏了反而要逃?英雄變成了狗熊一樣,落荒而逃?!他一個人逃到了曠野,他對神說:「我不幹了,可以了吧?讓我死吧! 」

再有信心的人也有感到孤單的時候,孤單的感受好像要吞吃你.但其實孤單的感受就像飢餓一樣,是一個記號,也是一個提示,它告訴我們:「你需要與朋友聯絡了,你需要參與或歸屬一個群體,你需要與神重新連結了。」孤單的時候是神向你個人顯現的機會,因為你孤單時,就會認真地聆聽內心的聲音,發現自己真正的需要;孤單時,就會有機會安靜;孤單時,就會對神說話,發現自己特別需要神;這樣的時候,就是神向你顯現的機會。

接著,神關注以利亞的心靈,問他:「你在這裡做甚麼?」以利亞振振有詞,充滿了自憐、憤怒、埋怨。耶和華說:「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時耶和華從那裡經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那微小的聲音只有用安靜的心靈才能聽見(參王上19:1~18)。沒有屬靈的責備,耶和華神用那麼溫和的方法,讓以利亞看見自己的內心,看見未來的路。

我鼓勵你,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給自己一點空間來關顧自己的心靈,選一幅圖畫或是畫一幅圖畫來表達你的內心狀態,用兩個形容詞來形容你的感受,在空閒的時候做一件有創造力的事情,種一盆花,做一個糕點,喝一杯熱茶,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或找一個好朋友聊聊內心近況,讓自己多接觸大自然,去感受自己的心靈在神的創造裡呼吸和釋放。下次你去公園散步的時候,可以觀察自己的內心,和耶穌談一談自己裡面的狀態,讓耶穌關顧你的心靈,或許耶穌也會問你:「你在這裡做甚麼?」

參考書目:

Benner, D. G. (2011). Soulful spirituality: becoming fully alive and deeply human. Grand Rapids, MI: Brazos Press.

Moore, T. (1992). Care of the soul: a guide for cultivating depth and sacredness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一本關乎正道的書 —為主圖謀大事:在散居中的神學教育


舊約研究教授 / 教務長 謝挺 教授 Dr. Chloe Sun

筆者在正道福音神學院教學期間,常思想亞裔神學院在北美以及在普世的定位。在最初的幾年中有許多掙扎,因為我們不是位於亞洲的神學院,而是在北美的一間以中文為授課語言的神學院。因著這樣特殊的文化處境,文化多元性成為一個主要爭議之處。神對普世的心意是關乎萬國萬民,而非單一種族。到底正道福音神學院的模式是否有其價值?是否限制種族多元化?

在Attempt Great Things for God: Theological Education in Diaspora一書中, 筆者從神學和散居文化探討這個關鍵的問題。整本書敘述並見證了一個神在21世紀、在華人散居世界(Chinese Diaspora)中的故事,藉著一位甘心為主圖謀大事的神僕——劉富理牧師,展開一個華人在散居世代宣教的故事,從一人到一個宗派,再從傳福音到植堂,然後到建立正道福音神學院,栽培普世神國工人。這不僅是一個關乎正道的故事,更是一個屬於神國度的故事。

此書源於三年前,筆者受邀參與一個叫作Theological Education between the Times (TEBT)的神學研討會,經費由 Lilly Endowment的一項撥款提供。參與者包括十二位在美國各地的神學院教授、院長以及神學教育者,每人均代表一個獨特的神學教育背景(context),有主流名校的代表如Harvard Divinity School、Yale Divinity School、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也有福音派的代表如Denver Theological Seminary,還有羅馬天主教背景的神學院如Boston College – School of Theology and Ministry,另有筆者代表北美的亞裔神學院。在超過六次的會議中,我們共同研討神學教育的目的和意義。我們曾一起聚集在紐約黑人區的Harlem,在Emory University 的校園,在費城的以西班牙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從多方面觀摩、探討、商議在這世代中神學教育的多元處境和未來發展。

研討會最終的結果是呈現一系列的書籍,每個參與者從各自獨特的神學教育背景,加上三年內彼此學習和連結,寫成十二本關乎在這世代神學教育的挑戰以及展望的書。筆者的書連同其他兩本是第一批出版的系列。本書共有四章:第一章敘述正道福音神學院第一位院長劉富理牧師的生平事蹟和靈命塑造的理念;第二章從正道的特殊文化處境來看其在北美主流和其他福音派神學院的與眾不同之處和特色;第三章從神學的視角來重讀巴別塔事件以及五旬節事件對多元和單一的看法,從而建立散居神學院存在的必要性;第四章站在正道的立場來與其他北美神學院進行一個神學教育的對話,並展望將來。

本院新的使命宣言「塑造神國使命僕人 · 轉化全球基督教會」持守建校的基本原則,並發揮至全球的疆界。正道的故事見證了創校以來的精神——為主圖謀大事,搶救百萬靈魂。這本關乎正道的書,也是一本關乎你我的書。在撰寫的過程中,筆者沒有預料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正道的教務長,原來神藉著此書預備了我進入新的服事崗位。此書用英文書寫,願神藉著這個語言向英語世界宣揚祂在華人散居世界中的作為,讓不會看中文或不熟悉神在華人散居世界中的人都能一同稱頌祂。「你們要在列邦中述說祂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祂的奇事!因耶和華為大,當受極大的讚美」(詩96:3~4)。


擴展多元性的定義和界限


舊約研究教授 / 教務長 謝挺 教授 Dr. Chloe Sun

蕭雅鴻譯,原版英文載於In Trust Magazine, Autumn 2020 (Diversity in diaspora: Expanding our definitions and boundaries)

2018年11月,In Trust Center的記者拜訪位於南加州的幾所神學院,正道福音神學院(以下簡稱正道)是其中一所學校。當時,記者提問說:「正道如何展現多元性?」這個問題反映出正道獨特的背景和身份,因為正道是美加神學院協會(ATS)所認證的第一所使用普通話為主要教學語言的神學院。儘管正道身為全球共同體的一份子,展開雙臂歡迎不同族裔一同生活和學習,然而,實際情況是,當學校決定以普通話為主要的教學語言,不可避免的結果是正道極大比例的學生和教師都是華人(Ethnic Chinese)。如同正道一樣的學校,是以單一族群為主體的,多元性的議題就顯得更加至關重要。

西方多元性的概念源自於在美國社會所型塑和運作的白人至上主義(White Supremacy)。白人至上特別反對特定非白人族裔,如黑人。同時,它刻意地將自已以外的族裔,皆無差別地視為「異己」、「非我族類」的族群。當學校僅以單一族群的觀點來看事情,這似乎意味著這間學校與多元性相差甚遠。但是,多元性不僅止於能看見差異的眼光,更積極的一面是,藉由多元性的存在,能抵擋白人至上的毒害進入校園。

表面上,以普通話為主要教學語言似乎限制了學生群體的族群多元性;實際上,「華人」一詞是含括文化和族群的多元性。來自東亞、東南亞、中國、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不同地理區域的海外華人,他們仍然保留自己原生獨特的文化、政治、價值觀和習俗。這個現象顯示出海外華人本身即存在著多元性,例如越南華人、印尼華人、廣東人和客家人等等。從這個層面來說,海外華人的多元性,是遠比單以美國文化處境的眼光來看,還要豐富和複雜得多。

這種深層的文化和處境的多樣性切實地反映在移民教會中。大多數的移民教會,至少會有兩種或三種以上、用不同語言來敬拜神的會眾和聚會。例如,典型的移民教會有三種類型的會眾,分別使用兩種或三種不同的語言。移民第二代通常以英語敬拜,而第一代父母則以本國語言敬拜,無論是朝鮮語、西班牙語、台語、普通話、越南語還是廣東話。 雖然美國的文化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種族皆使用一種語言來溝通;但是,在海外華人學校(A diasporic school)卻常常是同一種族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處境。 每個文化背景和處境都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現出其多樣性/多元性。 無論是多個種族使用單一語言,還是一個種族有著多元的文化,兩種形式的多樣性/多元性都必須得到同等的肯定,而非某種多元性的表現優於另一種。

因著時代的變遷,神學教育需要隨之調整轉變,未來將會出現更多的海外華人學校,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移民社群的需要。因此,每間神學院必須根據它們的使命和社會角色與文化定位,來定義其多元性。 每間學校也需要和不同處境和背景的學校保持密切的、具批判性但充滿善意的對話。 這樣擁抱多元化的社群,將能擴展我們對種族主義的理解,促使我們知道有哪些施展正義的適切方式,並能提醒我們看見神在這世上所行的救贖大工。


那一聲的呼喚

譚鳴鳳 / 道學碩士應屆畢業生

長期的居家避疫生活,沉悶得讓人窒息。我們都渴望憂傷的心靈、壞脾氣、壞習慣能夠有所變化,但往往受到一點點刺激就立刻被打回了原形。有甚麼才能讓我們的生命經歷深層的、持續的改變呢?靈修時,讀到主耶穌對撒該的這一聲呼喚,再次深深地觸動我的心靈。這一聲的呼喚,對撒該的意義有多重大啊!

首先,主注意到了他。在如此擁擠、忙碌的人群中,主,這位衆人所愛戴的大先知,竟然注意到了他! 撒該本是矮小的,不被人接納、重視的,主卻看到了他! 「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路19:3)裡「要」的希臘原文,與「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中的「尋找」是同一個的詞。撒該不顧面子爬上樹來看,來找耶穌。耶穌呢?耶穌是從天上,來到了地上,來尋找你我。

第二,主認識他。主叫他,不是說:「欸,樹上這個人,你下來」,而是叫了他的名字!主呼喚撒該的名字,就是讓撒該知道:「我真知道你,真認識你,但我不鄙視你,不忽略你;我選擇你,我不以你爲恥,我不介意、不在乎周圍的人怎麽看你,怎麽看我;我選擇跟你在一起。」

周圍的人,看撒該是一個稅吏長,一個爲了利益出賣民族尊嚴的羅馬走狗,一個有錢的人。但耶穌看到的是撒該的缺乏和渴慕,他靈魂貧窮,被人嫌棄,無人願與他親近,但他原本是屬於主的。

在他人眼中,作為教會領袖的我們是屬靈上光鮮亮麗的人,但我們深深知道自己在背地裡的嫉妒、淫亂、懶惰。神學知識的豐富,無法醫治我們靈裡的軟弱,更無法取代我們對主耶穌的需要。

第三,真正體會主的恩典,才會有生命的改變。經文告訴我們,當撒該正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時,衆人都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裏去住宿」,撒該就站起來,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參路19:6~8)。

撒該沒有回應他人的指責,也沒有因他人對自己的定罪而自卑,更沒有反擊。當我們真實體會到主對我們的憐恤與接納時,他人對我們的眼光就不再那麽重要了。當撒該體會到主接納的恩典時,他不單開始體恤他人的需要,更是開始明白父神的心。不單如此,他主動表示願意償還他人四倍!這證明撒該是知道律法的(出22:1;

12:6),以前他不願也不行;然而,主的恩典讓他滿足,讓他看到自己對他人的虧欠,如今,他願意。信心帶來悔改,悔改帶來真正的救恩和完全的恢復。

結論:甚麼能讓人放棄過去緊緊抓住的、賴以爲生的、不惜一切換取的?是法律的要求嗎?是良心的責備嗎?是他人的眼光嗎?不,這些都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即便能也是非常短暫的;唯有人遇見耶穌,聽到那一聲對我們心靈的呼喚,並深深地感受到主耶穌那份接納的恩典時,人才擁有改變的能力和動力。主耶穌看你我,超過外表的成就或失敗,超過心裡的罪惡和軟弱,祂看到的是你我內心對他的渴望。祂來,就是要尋找你我這樣的人,昔日祂呼喚撒該,今天也在呼喚你我。願我們一起來回應祂!


活著為要敬拜

吳娟 / 道學碩士生

我喜歡唱歌,喜歡說話,喜歡演講,嗓音是我很自以為傲的部分。2019年加入正道大家庭,在新生自我介紹時,我對大家說:「我身上最發達的肌肉就是我的舌頭。」

其實,我現在的嗓音並不是我原有的。信主後不久,我的嗓子突然整天整天地痛,痛到不能說話,不知道是甚麼原因。一開始,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醫生身上,但醫生沒有解決我的問題;我把希望寄託在教會,弟兄姐妹們很愛我,但除了為我禱告,給我關心,並不能解決我的問題;我把希望寄託在父母身上,請求他們來美國照顧我,但他們拒絕了。

同時,因為學習壓力等原因,我的身體也出現其他症狀:嚴重乾眼病,不能看手機和電腦。那時的我,每天都覺得非常艱難。很多個夜晚,我不敢睡覺,怕一覺睡下去就再也醒不過來了。神透過聖經對我說:「你必不致死,仍要存活,並要傳揚耶和華的作為」(參詩篇 118:17)。

在被破碎的日子裡,我開始慢慢接受自己要成為殘疾人的現實;我也意識到,原來我曾經擁有的生命,自以為傲的嗓音和說話的能力,都是神賜給我的。掙扎之後,慢慢地,我也開始習慣不說話,不社交,天天在家讀聖經,並按時固定聚會。有一天,我終於不再為自己的嗓音得醫治禱告,反而能從心裡堅定地跟神說:「神,如果袮要拿走我的聲音,袮就拿走吧。我還是願意敬拜袮!」

之後,我去UCLA醫院接受語音治療。治療前,醫生要我填一個問卷,問我想達到甚麼治療效果。我寫下「我希望可以重新唱歌給神聽」。醫生笑著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目標,我們應該能達到。」經過10個月的語音治療, 我終於在治療室獻唱了一首「袮是我藏身處」給神聽。

在那兩年的曠野經歷中,我看清了世界的真相,明白自己曾經追求的是多麼虛空,也親身經歷神的同在,並慢慢學習降服在祂的主權之下。我明白,我這一生活著就是為了敬拜祂,傳揚祂的作為。之後,我很想輟學來讀神學院,但神的時間沒有到。等了5年,我才進入了正道福音神學院接受裝備;回想起來,我心存感恩。

初學希伯來文時,老師在課堂上播放的一首首希伯來文詩歌,打動了我的心。藉著這些詩歌,我得以貼近以色列百姓的心,細細體會他們心中的雅威究竟是怎樣的神。希伯來文敬拜,讓我終於可以體會到和摩西、大衛一起站在神面前頌讚祂的奇妙 !我何等期待,不久後也能在希臘文詩歌的敬拜中遇見主,體會與保羅、約翰等使徒一起敬拜神的激動心情 。為此,我會努力學好希臘文。

今年3月份,疫情悄然而至,大家的服事也面臨新的挑戰。我在正道學生會負責敬拜事工,面臨的難題是:疫情期間如何帶領學校的詩歌敬拜? 因為在線帶領敬拜的聲音效果並不好,在反覆禱告後,我決定學習新的技術,自己錄製敬拜。在一次屬靈低谷中,我又意識到,錄製好的敬拜並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聖靈的工作在其中持續!

感謝主,在疫情期間,祂還是給我機會回到學校的chapel,和同學、同工們一起帶領了9月26日校慶的詩歌敬拜。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就是願意放下自己的堅持來與同工配搭;我也看到自己的驕傲,就是自以為很懂音樂敬拜,但其實只是井底之蛙,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我非常感恩,神竟然願意讓如此不配的我來敬拜祂,並藉著服事來塑造我成為更合祂心意的僕人。


這是感恩的季節

李開穠傳道 / 正道董事、正道校友會會長

2020年即將過去,回首今年走過的歲月,一整年都非常不容易,然而,我們依然可以數算神的無盡恩典。

對我個人而言,今年3月份因高血壓去了急診,由此開始了歷時好幾個月的掙扎。期間,醫生一度表示沒有立竿見影的方法可以讓血壓立刻下降,這樣一來,中風、腦出血都可能發生;我心中非常恐懼。劉富理牧師的禱告和鼓勵讓我深受感動,他通過LINE信息表示:「我會從今天起,為你禱告四十天,讓我們專心地仰頼神。四十天的禱告,求主垂聽,求主用祂奇妙的手來觸摸和醫治。」感謝神,祂醫治了我!這一星期以來,血壓逐漸下降。求主繼續記念,繼續賜平安。劉牧師的關懷和代禱,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學校方面,也有許多感恩的事情。教務長謝挺博士在她的新書 《為主圖謀大事:在散居中的神學教育》中提及:「目前北美許多神學院都經歷入學率下降的問題和持續的財務困難,一些學校不得不搬遷或縮小規模,以緩解財務危機;然而,正道在過去三年中一直進行校園整建。」是的,正道逆勢成長,我們有目共睹;不僅順利完成了兩期校園整建,第三期整建也將於明年啟動,預計一年內完成。感謝神,帶領眾多支持神學院事工的夥伴熱心奉獻,促使專款專用的整建經費充足。神賜給我們要擴張帳幕的異象,叫我們跟著聖靈走。讓我們一起來感謝神為正道行了大事!

此外,我也讀到拓展處主任愼勇牧師的分享,深感贊同。在疫情影響下,今年大部分課程都通過網路進行;感謝神,正道在許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網路教學,因此疫情對正道教學沒有產生太多負面影響。相反的,網路課程無遠弗屆,修課學生人數不減反增,學生來源更廣,這是疫情中的新氣象。正道在2020年共有52位畢業生,並且全年招收到多達91位新生,創下歷年以來的記錄。危機變成轉機,神的帶領何等奇妙!我們向神獻上感恩!

疫情導致大家面對經濟困境,神依然供應正道經費上的需要,至11月底已達到約60%的奉獻目標。感謝主!在疫情中,正道也得到政府的紓困補貼,好像神派烏鴉及時叼著餅來。回顧過去一路走來,所經之路都看到滿有主的恩典,祂所賜予的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目前還有約50萬的需要,我們向神呼求,求神繼續供應!

正道算甚麼?!神竟然看顧我們,如同看顧祂眼中的瞳人!是的,我們是祂眼中的瞳人,是祂的摯愛。榮耀讚美歸於神!


聖誕又至,再思耶穌家譜

鍾李英老師 / 正道校友、LTI教師

感恩節之後,散步時看到鄰居家紛紛佈置起聖誕節的裝飾,在疫情中似乎比往年還多。在這個特殊的時節,我們也免不了在不同場合與時機「碰上」馬太和路加福音的聖誕經文,年復一年,這些耳熟能詳的經文,是否已漸漸成爲應景的點綴?感謝神,祂的話語如此豐富奇妙,只要我們靜下心細讀,總有挖不盡的寶!近日來,我再讀馬太福音1:1~17的耶穌家譜,在重複又重複格式的人名中,留意到那些稍稍添加改變的字詞,以及馬太福音一至二章中對人物的稱呼,發現其中埋藏著神學信息的寶貴線索。

在家譜中不斷記載著「某父親生某兒子」,其中,只有兩個兒子的後面多出了修飾的同位語,即1:6的大衛和1:16的約瑟;這樣寫必有深刻的意圖。

世間不完美的君王 vs. 真正的君王

首先,第6節的大衛後面加上了「王」(τὸν Δαυὶδ τὸν βασιλέα),許多學者都會强調大衛的重要,並正面地去闡述(比如,Donald A. Hagner, Matthew 1–13, 11)。然而,我認爲除此之外還有更深的信息,因爲下半節竟然立刻揭露大衛一生最大的污點(參王上15:5),在如此震撼的落差中,顯出這位人間偉大的君王,並不完全。在此之前,家譜已經例外地提及三位母親的名字,我們會預期這裡如果要提母親,應該直接寫「拔示巴」就好,即便這樣,也已經足夠叫人想起那段羞恥的過往,但是,馬太卻毫不留情,直接以「烏利亞的」 (原文τῆς τοῦ Οὐρίου,表示某人的妻子)來代替「拔示巴」,指出大衛奪取烏利亞妻子的罪,但也讓我們憶起所羅門是在大衛認罪悔改後所生的,是蒙神喜愛的(撒下12:24~25)。

其實,神沒有定意給耶穌一個光鮮亮麗的家譜,叫人羡慕,其中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人,甚至包含外邦邊緣人物,但是在神的恩典中都被接納,也有成長更新。如此,你我還要為自己的原生家庭埋怨,或輕看自己嗎?我們還能排拒神所接納的罪人嗎?

大衛王並不完全,不但如此,他的王朝在一代一代君王之後也滅亡了,在太1:11、12、17都用「被迫遷至」(μετοικεσία)這個名詞來呈現這一點,其中17節用了兩次;這個字在整本新約中,就只出現了這四次。馬太寫作當時,猶太人正受到羅馬人統治,殷切期盼復興猶太國,太1:16家譜末了的耶穌出生將福音書帶進了高潮。太2:2 提到祂是「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東方博士看見星象,前來尋找,要獻上禮物敬拜。這引起了希律王的不安,也帶來了伯利恆四圍嬰兒遭屠殺。四本福音書都記載了耶穌最後被釘十架的罪名就是「猶太人的王」,彼拉多這麽問祂,兵丁和十架下的衆人以此戲

弄祂。然而耶穌不僅是猶太人的王,馬太福音3:2、4:17中,施洗約翰及耶穌在出來傳道時傳講的都是「天國近了」;約翰福音中,耶穌清楚地對彼拉多表明祂的國不屬這世界;啓示錄起首更表明首先從死裡復活的耶穌基督是「世上君王元首」(1:5),最後在末世,這位騎白馬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要得勝與祂爭戰的「地上君王」;跟隨祂的,也要與祂作王到永遠。

但願今日我們不會再像當年的門徒,在耶穌復活之後還問祂:「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 ?」(徒1:6) 在紛擾的世局中,元首君王一任任地不斷更迭,我們當為這些在上掌權的禱告,但是,我們的盼望不在這裡。

打破常規的出生, 應驗神的救恩計劃

其次,太1:16更是明顯打破了之前 「某父親生某兒子」的格式規律!「雅各生約瑟」的後面,多出了同位語「馬利亞的丈夫」 (τὸν ἄνδρα Μαρίας),顯明在耶穌家譜裡,約瑟身份的意義是作爲馬利亞的丈夫;接下來的後半節更顯明耶穌不是從他(約瑟),而是從她(這位馬利亞)生的。在猶太家譜中出現女人的名字已經不尋常,比如之前的四位母親,都是「父親生兒子、從母親」的格式;然而這裡,竟然把後代直接連接到母親,實在叫人震驚!(Daniel B. Wallace, Greek Grammar Beyond the Basics, 337)。此處的「生」字,也從前面的主動語態(父親生兒子)轉爲被動語態(從母親被生),文法上屬於「神性的被動」 (divine passive),代表「生」這個行動是出於神的。太1:18~25進一步放大記述這個超出常理的出生。

在一至二章的敘事中,馬太很有技巧地在相關人物的稱呼上,讓我們看見約瑟和馬利亞是夫妻;但每當提到小孩子耶穌時,卻只與馬利亞做連接,每個關鍵時刻,主的使者在夢中指示約瑟下一步行動時,都是說「小孩子和他母親」,而非「你的妻子和孩子」,以此點出耶穌是「童女所生」。始祖犯罪後,神宣告「女人後裔」會擊潰古蛇撒旦(創3:15),賽7:14進一步宣告「童女懷孕生子」,這些都在這裡應驗了,我們也終於明白:神對我們的罪,早已預備好了救贖—「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祂的兒子,為女子所生」(加4:4) 。

讓我們花些時間在默想中遇見為我們的救恩道成肉身的耶穌,迎接聖誕,敬拜這位大君王,在疫情中把盼望帶給周遭!


靈程心語:主的一句話 

榮譽院長 劉富理牧師

他(耶穌)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

可6:31

主啊!當袮聽到施洗約翰殉道,袮差遣出去傳福音的門徒回來報告上帝如何賜福他們的服事,袮又發現他們面對許多人群,而他們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這個時候,袮不要他們過這樣整天忙碌的生活,袮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袮要門徒有休息的時間,有吃飯的時間,這是何等的體貼!

主啊!在袮帶門徒的事奉中,也曾經有忙到「連吃飯也沒有工夫」的景況,這讓我覺得很貼心。是的,有時候我也是忙到感覺時間真的不夠用。特別是Covid-19爆發以來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嚴峻,各地的服事及教學,雖然前往現場的行程取消了,卻要通過BlueJeans或Zoom向各地教學;再加上網路上有許多很棒的演講,我都期待能參與學習,結果,竟然發現自己比以前加倍忙碌。

主啊!我真是需要接受袮的邀請,同袮暗暗地去「歇一歇」。而這是有「袮」在一起的「歇一歇」,因為袮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袮以外,袮是我一切的滿足。主啊!求袮幇助我,在疫情忙碌的時段中,除了忙碌的網路教學之外,不要讓這一些所謂不錯的、聽不完的演講來填滿我的時間表。求袮幫助我安排可以「和袮歇一歇」的時間,來與袮親密相契,使我的身心靈得到安息,好叫我常常重新得力,來面對袮在我身上、關乎袮國度的託付。


充滿感恩的2020年 

陳永昌牧師 / 芝加哥校區代理主任

2020是不可思議的一年,轉眼間,將近300個日子已在居家令中悄悄流逝,但神的恩典沒有短缺。在疫情肆虐的陰影下,依然見到美麗如昔的秋景、應景的過節廣告及美好的聖誕裝飾和鈴聲。

神的意念高過我們所求所想,雖然今年來美國的留學生大幅減少,但疫情期間,從7月到11月,我們增加了36位新生,連去年7月和今年年初的14位,共有50人加入正道芝加哥校區大家庭,秋季班有約70位新舊生正在修課。

不論從世俗或屬靈的角度來看,歷史上許多重大的改革、造福人類的發明、喚醒人心的大復興,幾乎都是在痛苦的眼淚和磨練中生出的,神給人最大的賞賜往往是透過苦難而來。今年疫情讓教會經驗到網上聚會的利弊,也開啓普世網路宣教的大門。

這一季,我們有新同工朱翠碧(Emily)傳道加入,也新設芝加哥校區臉書,並在部分教會的網聚中介紹正道,新推出的「老生帶新生」、「生日問候」 及微信、LINE社群媒體,促使同工、校友、學生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

在感恩節前夕,我們充滿對神的感恩,神除了賜下多位新生,也保守年中的ABC教育大會順利進行,共有500 多位參加。秋季的培育中心課程中,謝挺老師的「五聖卷」報名人數超過60人。

這些都見證了,疫情不能減少弟兄姐妹對主話語的追求,正如保羅所言:「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麼?……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羅馬書8:35、37)。求神繼續帶領我們未來的脚步!

芝加哥校區地址&聯絡資料:
芝加哥校區網頁:https://www.les.edu/chicago/
631 State Route 83, 1st Floor, Bensenville, IL 60106
Tel / Fax : 630-595-9188


培育中心 LTI


在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狀況中,2021年春季課程繼續透過全網路教學的方式進行,一方面竭盡所能滿足眾教會的需要,更顧念弟兄姊妹的健康,也藉此機會透過線上平台造就各地的教會信徒。

  • 春季(1至4月)陸續登場的同步視訊課程包括:贏在扭轉力——後新冠時代的致勝秘笈/孔毅老師(1/12-4/27每週二);靈命造就/劉富理牧師(1/19-3/9每週二);Understanding and Ministering the Youth/陳昭映博士(1/28-3/18每週四,英文授課);基督教倫理學/陳愛光牧師(2/1-4/12每週一,3/8休息);自我認識與成長/劉王仁美博士(2/4-7週四至週日密集班);實用釋經法——從釋經到生活應用/林永健牧師(3/4-5/27 每週四);兒童事工的神學研究與實踐/趙孝菁博士(4/16-18, 4/23-25, 5/1 連續三個週末)。
  • 非同步e-Campus 課程:e-全人醫治/劉富理牧師;e-舊約神學與信息/蔡玉玲博士;e-原生家庭/林國亮院長;e-協談輔導-IV課程/傅立德牧師;e-異端與極端/王炳欽牧師。以上均於1/11開課。
  • TEE系列課程:摩西五經第一冊(2/26-28);基督生平師資班第三冊(3/12-14);保羅生平與書信第一冊(3/19-21),以上皆為週末密集班,由李前明牧師及李古芝華師母講授。

感謝主,培育中心今年共有10位同學畢業,願神賜福他們前面事奉的道路。信徒事奉科:黃仁緯、李煜民、張東堯、賴寶丹、潘嘉瑋。關顧輔導科:車卓華、楊許安妮。信仰研習科:陳紅霞、廖真理子、孫世蓉。邀請您參加12月12日的正道福音神學院線上畢業典禮,一起為他們慶賀祝福。

培育中心詳細課程及報名請上網:les.edu/LTI,或洽: 626-571-5111,lti@les.edu。歡迎有意願邀請正道協助量身規劃同工裝備課程的教會來信聯繫:sandra@les.edu。

 

學院動態


【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師長行蹤以及其他近期活動都有可能延期、取消或改為網路進行。具體情況請關注正道官網les.edu。】

教務處

  • 感謝主!我們在2020年12月共有20位畢業生(9位道學碩士、5位基督教研究碩士、4位家庭事工碩士、1位基督教研究證書科、1位教牧學博士),使我們創校以來的畢業總人次達到770位。
  • 有興趣於明年秋季學期 (8月份開學)入學的進修者,神學碩士、道學碩士、基督教研究碩士、家庭事工碩士、跨文化研究碩士科的申請截止日為6月15日(美國公民或居民)、5月15日(國際學生)。哲學博士科的申請截止日為5月15日。
  • 2021年春季學期哲學博士科及碩士科的課程表已放上網供同學參閱。2021年1月4至8日開放加退選課。春季學期於1月18日開學。
  • 學院現提供免費網路課程體驗,有興趣者可至以下網頁申請:https://www.les.edu/ecampus/。

學務處

  • 2021年正道學生會同工選舉已於10月28日完成,並經11月4日協調會確認各職務:王琳玲(會長)、高飛(副會長),其他同工:楊爍、梁穎兒、丁悅、沈佳靜、許燕、聶雲樵。
  • 11月12日(週四)晚8時至9時,於學生宿舍舉行「學生宿舍自治會」同工改選。新出爐的2021年宿舍同工團隊:余宓潔(村長),其他同工:李晶、夏雄、劉亞楠、田柳茜。
  • 11月24至27日是感恩節假期,故11月25日週三崇拜暫停一次。本學期最後一次週三崇拜為12月9日。
  • 疫情期間,為配合教務處,於12月12日(週六)舉辦Drive-thru畢業典禮,正道學生會同工將一起配搭「畢業典禮」領詩及製作歡送視頻等服事。
  • 因應疫情,學務處於2021年春季仍將採用全面「網路新生訓練」。為有效與學校教務處配合,網路新生訓練日期將提前於今年12月7日至31日(洛杉磯時間)舉行。

拓展處

  • 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今年大部分拓展事工都是透過網路進行。同工們已經逐漸適應這種新的事工模式,並且不斷探索和開發新的拓展平臺。
  • 近期開始籌備製作「講述正道的故事」系列見證視頻,旨在透過在校生、校友和教職員真實感人的生命見證,讓更多人看到神在正道的奇妙作爲。
  • 網路「正道教牧論壇」是特別為服務各地教牧同工、正道校友們設立的,已經舉辦12期,得到衆多教牧同工的積極參與和肯定。若您是教會或機構的教牧同工,但從未收到過我們的邀請,請您發送e-mail與我們聯絡:adv-event@les.edu。
  • 2021年「正道神學主日」正在籌劃中,若貴教會可以開放某個主日崇拜,讓正道的老師或牧者分享信息,並且介紹神學教育事工,懇請隨時與我們聯絡:adv-event@les.edu,或致電:626-571-5110轉分機157。
  • 今年正道的經常費募款目標是210萬,謝謝弟兄姐妹們持續奉獻支持。若您有任何有關奉獻的問題,請與我們聯絡:626-571-5110轉分機118,或電郵:adv-donation@les.edu。謝謝!

人事消息

感謝主,侯純(Jonathan Hou)弟兄自10月26日加入正道eMITC (網路教學暨媒體資訊中心)團隊,成為資訊系統管理員。

財務報告


2020 年度奉獻目標 210萬

實際奉獻$1,313,339.- (11/30/20)

2020年1-11月 累積財務報告

洛杉磯校本部 經常費

Income:$3,053,046.-
Expense:$3,639,550.-
Balance:$-586,504.-

芝加哥校區

Income:$444,223.-
Expense:$167,287.-
Balance:$276,936.-

下載院訊


下載當期院訊  Download PDF file of Logos Newsletter